关灯
护眼
字体:

123.第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沈怡立刻严肃地应道。

    要上安平伯府的门,自然不能空着手。虽沈家日子艰难,但苏氏还是尽力张罗出了一份很有心意的礼物。除此以外,苏氏还暗示沈怡,提醒他应该给已经和他定亲的未婚夫边二公子准备一份礼物。

    送什么好呢?因沈怡之前情况特殊,这还是他第一次亲自给边静玉准备礼物呢!

    沈怡沉吟片刻就有了主意,询问家里唯一的小厮,说:“阿墨,去哪里能买到猫呢?”

    “猫不必买,谁家的大猫生了小猫,我们带上小黄鱼去‘聘’一只就好了。”阿墨回答说。

    沈怡说:“那你去附近打听打听,看看谁家有漂亮猫仔的,我要去聘一只公的回来。”

    “非要公的不可?”

    “这是要拿去送给边公子的,非要公的不可。”沈怡故作淡定地说,耳尖却微微有些红。他似乎听人说过,送心上人礼物绝对不能送恐怖僵尸玩偶,得送熊猫。沈怡其实不知道恐怖僵尸玩偶是什么,也忘了这件事是从哪里听来的了,但他好歹知道了得给心上人送一只雄猫。他对这个认知深信不疑。

    真是奇怪啊,难道雌猫就不行吗?为什么非得要雄猫呢?

    “我这些年写的文章呢?收在哪里了?都找出来吧。”边静玉吩咐书平说。

    书平愣了一下,似乎有几分不可置信地,问:“都找出来?”

    边静玉点了点头。书平就解下腰间的钥匙开了旁边那间专门用来放藏书的屋子的门。不多时,他和书安两个人就陆陆续续从屋子里抬出了好几箱子的东西。边静玉都看愣了,问:“怎么有这么多?”

    书平擦着额头上的细汗,说:“都是按照时间分类的,这一箱是今年的,这几箱是去年的,那边是前年的……”箱子看着很大,因为这种箱子都是双层的,特意做出了隔层来防潮。边静玉十三岁就考上了秀才,这秀才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每日都要读书做功课,一个箱子用不了多久就能装满了。

    不知不觉竟然积累了这么多!

    边静玉想了想说:“把我进太学后做的功课留下来,其他的先收起来。”

    书平和书安忙低头称是,快速整理出了几个箱子,把其他的重新搬了回去。边静玉皱眉打量着脚边的箱子,围着它们打了几个转。这数量都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了。边静玉有些头疼,把这几箱子里的东西整理出来,需要费多大的功夫啊!他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再费功夫也还是要整理的。

    边静玉打算把这些整理出来送给沈怡。

    沈怡现年十六,虽之前一直被养在内宅不见外人,但在学业上肯定受过沈德源的指点,因此边静玉大胆猜测,沈怡的学问应该是不差的。再说今日,边静玉有心注意了一下沈怡和他父亲、兄长之间的对话,沈怡一直应对自如,这说明他内里应该是个有才华又有见识的人。边静玉对沈怡很有信心。

    所以,边静玉不忍心沈怡就此荒废了。

    只是,按照本朝的律法来看,照着沈家现在这个情况,在沈德源被平-反之前,沈怡都是没有资格参加科考的。此时有很多刻板的读书人把读书一事看得非常神圣,沈怡想要去上个好一点的学堂都是不能够的。边静玉没办法给沈德源平-反,只好努力给沈怡创造读书的机会,至少他能把自己在太学里学到的东西分享给沈怡。若是沈怡天资惊人,有了边静玉提供的资料,自学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若沈怡到时候看着还有什么不懂的,他也可以写信询问边静玉嘛。边静玉总不会丢下他不管。

    只要沈怡能坚持下去,待到沈德源日后平-反了,他立时就能去参加科考、一鸣惊人。即便做了最差的打算,沈德源很难被平-反,那对于沈怡来说,现在多读点书也是一件好事。书能叫人明白事理。沈怡不想浪费一身的才智,可以去给别人做幕僚。等到他辅佐的人一上位,他们家也未必不能平-反。

    再有一个,边静玉其实也是想给沈怡找些事做。只要沈怡忙起来,就不会觉得眼下日子艰难了。

    总之,边静玉想得很周全,却没注意到自己这两年完成的功课竟然有这么多!看着几个装满了册子、字画的箱子,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看来,他得点上蜡烛熬上几个通宵才能把这些都整理出来了。

    就在边静玉点灯熬夜时,沈德源和沈思被流放的日子到了。

    沈怡天天往衙门外头跑,终于提前一天知道,父亲和兄长会在明日辰时三刻上路。之前判决下来时,沈德源父子被判了流放西北。结果,现在具体的决议下来,却说要把他们往南边流放。这事情太奇怪了。判决下达后,按说这里头就不会出现什么变更了。可是,怎么忽然又改了让他们去南边呢?

    对于久居京城的人来说,西北和南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西北稍微好点,那儿的百姓一直受朝廷管辖,风土人情虽和京中相差大,但相对而言,外来人口还是能够融入当地人口中。不过,被流放去西北的人一般都会被送到矿上去做苦力,因此过得辛苦。

    南边的话,朝廷把最南面的那片土地统称为南婪,把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统称为南婪人。但其实,南婪人是由大大小小上百个氏族组成的,他们各有各的语言和习俗。那儿的风土人情自成一体,以氏族为单位进行自治,朝廷指派过去的官员名存实亡,不仅没法对当地的百姓进行管理,还经常会因为当地发生动乱而丢掉乌纱帽,甚至丢掉性命。除了这一点以外,当地的气候也让人非常不适应。

    生在京城、长在京城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知。被流放去西北,虽辛苦却还能保住性命;被流放去南婪,大都会病死在当地。苏氏听闻丈夫和长子被流放去西北后,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就非要弄死你父兄不可吗?”苏氏流着眼泪说。

    沈怡也觉得这事非常棘手。明天就是被流放的日子,不管幕后人是谁,他临时弄了这么一手,沈家人根本反应不过来。流放的折子上盖了皇上金印。也就是说,沈德源和沈思是必定要去南婪的了。

    “娘,现在已经没时间去查这件事背后的隐情了,我们多准备些药丸子,那些万能方的药,虽不可能完全对症,好歹能管些用,明日送行时给父亲和兄长带上,能叫他们多一份仪仗。”沈怡对苏氏说。

    苏氏觉得沈怡说得有道理,现在根本不是咒骂幕后推手的时候,不如把东西准备得齐全些。

    沈怡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整个事情很不对劲。

    沈德源这次是代太子受过,皇上既然这么安排了,说明他依然是保太子的,那些针对太子的人没有讨到半分好处。若这些人因此怨上了沈德源,那么就算沈德源是被流放去西北的,也可以到了西北以后再弄死沈德源。在矿上,每年累死的犯人还少吗?他们完全可以弄死沈德源后,说他是累死的。

    这些人却没有这么做,仅仅是把流放之地改成了南婪。

    南婪那地方听上去恐怖,但去了南婪也不一定就死人啊。这种恐怖只源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大家都说那地很恐怖,不明真相的人就都信了。像苏氏,当她还是官家夫人时,她在夫人聚会上就听过不少和南婪当地有关的闲话。但真计较起来,只怕在南婪病死的犯人还不如在西北矿上累死的犯人多。

    所以,若幕后的人是真的想要弄死沈家人,那么他们这种非要把流放地改成南婪的行为,很可能是做了无用功而已。而若是他们没想要弄死沈家人,他们花力气做了这些事,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沈家不过是被牺牲的棋子而已,他们现在已经是废棋了,根本无法在棋盘上发挥作用。

    这样的认知让沈怡有一种非常无力的感觉。他现在不过十六岁,因为自身的特殊经历,手头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人脉的。就算有父兄的面子,但是他之前“养在深闺”,从未见过父亲的好友们,他自身和他们是没有半点情谊的。更有些事情,比如说这次流放地被改,是连沈德源的好友也帮不上忙的。

    而且,沈怡很清楚一点,他总不能一遇到事情就求到别人门上去吧?

    他得想方设法自己立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