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九章:“鼓”与“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没错,那就是石鼓,准确的说应该是陈仓石鼓。

    陈仓石鼓共有10面,被称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有“中华第一古物”之美誉。建造者据传是秦景公,比秦始皇还要早了200多年。秦景公是正宗的黄帝后人,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面积最大的古墓,占地达5300多平方米。当时挖掘这座墓时,困扰考古工作者的一个首要问题在于,无法搭建起一座同样巨大的工

    棚。10面陈仓石鼓的历史简直可以单独来写一本书了。石鼓每个重约1吨,镌刻有“石鼓文”,记叙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被誉为“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更是“一字抵万金”,创下一段

    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它被发现于唐末,当时便被誉为“天赐神物”,在古代就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文物。到了宋朝,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宋仁宗、宋徽宗对其视若珍宝,甚至将其搬至皇宫中日夜相伴。

    一直到解放前,这10面石鼓无不被当权者视为国之重宝,每面石鼓甚至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最有名的非“作原”莫属。

    杨逆上大学的时候,曾慕名去故宫参观过这10面石鼓,现在再看这里满地的石鼓,他细心一数,竟发现不多不少也是10面。

    难道这些石鼓与“太仓石鼓”有着某种联系?

    有了这10面石鼓为引,杨逆紧接着又发现,在这间不大的房间里,除了那些石兽雕像外,原本被他误认为是瓦砾、石块的,竟然是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与石鼓有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并不难见到。

    没错,就是“抱鼓石”。

    抱鼓石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成语“门当户对”中的“门当”。

    抱鼓石最常在牌坊和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宅门外见到,如果你在浏览古庄园,或者是大宅子时留心观察,几乎都能看到“抱鼓石”的身影。

    它的造型是一面竖起来的石鼓。将石鼓放置在宅门外,除了取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能避鬼驱邪之意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那就是固定住大门。

    要知道过去没有螺丝、合页这些东西,门扇就是靠门枕和连楹来挤住,而后者就是“户对”。其中,抱鼓石就是门枕的一种,但仅限于身份高贵者使用。

    杨逆心思转得极快,这与他上大学时涉猎颇杂有直接的关系。就这样他一直由“石鼓”联想到了黄泉街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门”。

    进入黄泉游戏需要“门”,离开黄泉街需要“门”,甚至是阎王委托他寻找的能够脱离弥留之地,回归现实世界的也是“门”。

    而这里存量最多的“抱鼓石”,又是这样一个“稳固门”的存在,这两者之间绝对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一时之间,这间不大的小石屋在杨逆心中的地位骤然上升。

    想到这里,杨逆赶紧蹲在其中一面石鼓的旁边,仔细观察。

    果不其然,很快他就发现,这石鼓侧面同样被刻上了密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