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动员,师政委的释疑解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技术攻关、配套组合、研究消化等环节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近几年部队普遍装备了一些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的新装备,截至今年一月份,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新装备,已经达到70%到80%,作战部队专业技术干部,是这些武器装备的直接维护者和使用者,能不能管好用好新式武器装备,直接影响未来军事斗争的胜利。

    作战部队专业技术干部分布在基层部队,专业技术干部队伍是战斗力结合最直接最紧密的一部分,经过多年努力,这只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加强,但与其所担负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主要是,缺编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专业不对口的数量比较多,学历层次偏低,没有形成吸引、稳定优秀人才的良好机制,不愿来、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现阶段我军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对于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对于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不重视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指挥干部情况熟悉,对技术干部不了解,在干部队伍建设筹划上,没有把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凸显出来,

    采用军政后干部管理模式去管理专业技术干部,往往是来了任务压担子,平时就根本想不起来。

    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解决专业技术干部待遇有‘低半格、慢半拍’的现象。

    许多单位领导对专业技术干部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甚至有些领导压根儿就不知道有些什么政策规定。

    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两个不到位,一是人才观念不到位,认识不到专业技术干部,在科技强军中的地位和作用,总认为他们是唱配角跑龙套的,是技术工匠。

    二是知识到素质不到位,凡是领导同志有一定知识的,具备一定知识素养的,就重视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紧迫感和加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存在四个不适应:

    一是与三代领导人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与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与我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与部队遂行各种战斗任务的保障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历层次偏低。M军军官百分之百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我军目前差距很大。

    比如我师编制专业技术干部XXX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XX人,大专以上学历XXX人,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中专以下学历,研究生学历,仅百分之零点七。

    学历层次偏低,带来的直接问题是难以适应部队武器装备更新的需要。

    第二,尖子人才严重短缺。这个问题,全军存在普遍性。

    有的在军事训练中遇到技术难题后,只好在地方院校、科研单位聘请专家,有时在执行重大军事任务,用先进武器装备时还要请地方上的专家当技术保姆,有的装备到部队后连说明书都看不懂,出现新装备‘趴窝’的现象。

    第三,知识老化,解决复杂难题能力差。

    作战部队技术干部,对原有武器装备,基本上还能操作维修,而对新技术装备基本不懂,运转不起来,训练演习中只有请工厂技术人员维修保障。

    存在上面问题的原因,除领导不够重视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我军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这个机制才刚建立,所以技术水平提高很慢,只能在低层次上循环。

    我们组织这次集训就是采用依托新装备培养人才的继续教育方式。

    一部新装备就是一部活教材,拿一辆坦克来说,要熟练掌握运用,不仅要学会车辆驾驶的各部结构和原理,而且还要学习了解微光夜视仪、自动化、计算机知识等等。

    因此,应该把熟悉掌握新装备的过程,作为最现实和最有效的人才培养过程,新装备成为催生人才的有效载体,可以说这也是对专业技术干部知识继续教育的有效手段

    我们这批参加集训的专业技术干部,既有军队指挥院校毕业的,也有军队技术院校毕业的,还有地方大学毕业的。

    有学理科的、工科的,还有学文科的。

    接收我们地方大学生入伍,就是采用依托国民教育激励与培养并举的开放式继续教育方式的一个尝试。这是许多国家培养军事人才的共同选择。”

    郝政委讲了技术干部的重要性和现状,强调,尤其是讲新入伍的大学生参加集训,要熟悉装备,不但要会使用,而且还要能修理,不一定转技术员,但却是技术干部的储备。

    他的一番话给杨文斌吃了一颗定心丸,使他解除了对履带国加强培训的疑惑,明白了上级的意图。

    “剩下的三个月时间,即将在这里和伙伴们共同度过了。”他想。

    散而复聚,聚而复散,相互间有那么多的话语。而真正到了一起,却又发现交流的语汇是那么贫乏,想到问候一声,端详一阵,便惹起了丝丝缕缕的回忆。

    “相逢是缘!莫辜负时光老人的青睐。”杨文斌暗下决心,“尽管自己是学文科的,但是,能学到履带军驾驶的技能,也是自己的偏得。自己一定得硬着头皮,学下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