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九章 白马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白马寺最初建于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说来还是佛祖释迦摩尼亲自来东土宣扬佛法的结果!”

    “哦?竟然有此事?”李风云有些感兴趣,他曾听杜如月说过,释迦摩尼直到圆寂也未曾踏足中土,不知大慧法王为何有此说。

    大慧法王说道:“那还是一千年前,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也就是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亲自为他演示佛法,其中妙处,自不可言。

    次日清晨,汉明帝将此梦的内容说给朝中大臣们听,博士傅毅启奏道:‘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陛下梦到的那样,想来入陛下梦中的应该是佛祖释迦摩尼了!’。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经、佛法供奉。

    到了永平八年,蔡、秦等人离开了帝都,前往天竺。

    在途径大月氏国(注2)之时,蔡、秦等人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于是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土来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二位天竺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鸿胪寺(注3)暂住。

    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所以取名为‘白马寺’。这白马寺的‘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到了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土寺院的一种泛称。在这里,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乃是传入中土的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总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土第一译经道场。”

    说着话,大慧法王将李风云、苏语侬引入到方丈室内。

    进到方丈室内,李风云不由得一愣,原来这里竟然已经坐着六人,燕无双也就罢了,耶律明、野狐禅、了然大师三位绝顶高手竟然也在这里。耶律鸿雁也坐在耶律明的身后的一侧。

    另外一人是一位老僧人,身披大红袈裟,白眉直垂到耳边,形容枯槁,应该就是白马寺的住持了源大师,此人似乎并不会什么武功。

    大慧法王果然指着那位老僧介绍道:“李施主,其他的人你应该都认识,老衲也不必介绍了,这一位便是白马寺的住持了源大师。”

    李风云、苏语侬急忙施礼,了源大师也还礼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两位应该就是李风云李施主和苏女施主吧!请坐,请坐!”神态不卑不亢,果然是大师风范。

    三人落座后,大慧法王叹息道:“李施主,其实你与我佛门有缘,又何必留恋红尘间的情爱?要知,浮尘百态,到头来其实不过是梦幻一场,倒不如早些觉悟,斩断情愫,不结因果,自由自在得佛陀身!”

    话音未落,苏语侬、耶律鸿雁共四道凌厉的目光一齐向大慧法王绞杀过来。

    注1: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后面提到的年号可据此推算。

    注2: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

    注3:鸿胪寺,负责外交事务的政府机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