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楚王负刍心里清楚,不是项燕无能,而是秦军太强。
如果撤换了项燕,新换上来的将领不一定能比项燕更优秀!
更重要的是,楚王负刍没得眩 王室没有能打的将领,如果撤换项燕,楚王负刍只能从大族手里扒拉人。
但若是任命屈、景、昭等大族族人统帅大军,那楚国的正军究竟是楚王负刍的兵马还是大族的兵马?
只有出身小族的项燕能让楚王负刍放心任用。
若非如此,楚王负刍又岂能在项燕大败之后留项燕的性命!
所以楚王负刍毫不犹豫的冷声道:“不准1
“寡人免你死罪,活罪却难逃1
“寡人需要你为大楚带来胜利,以赎战败之罪1
“速入列朝议1
项燕心中轻叹,再次叩首:“拜谢大王1
项燕入列而坐,楚王负刍拾级而上。
于高台之上坐定,楚王负刍沉声发问:“候者探明,秦军纵是沿途留下士卒驻守所得城池,却仍有十八万兵马在沿途追杀上柱国所部。”
“上柱国所部入城之后,秦军未曾离去,而是盘桓于白药山附近,等待后续兵马抵达。”
“其意,或是在剑指阖闾城1
“诸位爱卿以为,我大楚该当何如1
昭岑当即回应:“启禀大王,今我阖闾城内有正军五千、卫兵一万、诏安军两万余、残兵九千余,合计四万五千兵马。”
“若征各族家兵、私兵,再发宦官协助守城,还能得兵马万余。”
“以六万兵马据守阖闾城,我大楚定能阻秦军兵锋1
“只要争取数月时间,各百姓便能征调境内青壮从军,前来勤王。”
“臣谏言,即刻整顿兵马,与秦死战1
屈禾、昭愿等朝臣也齐齐上前拱手:“臣愿率家兵登城,死守阖闾城1
各大族表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
正如楚王负刍曾经所言那般,楚国一退再退,已无路可退!
如果再来一次城下之盟,这次秦国会要求楚国割让多少疆域?
屈氏、昭氏的食邑或许会全数沦为筹码,割让给秦国!
就连食邑主要集中在长江东南的景氏也不愿割地求和。
因为景氏很清楚,那些失去了食邑的贵族不会甘于贫困。
坐拥吴地近乎所有膏腴之地的景氏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但看着群臣奋勇请战的样子,楚王负刍却面色发黑。
大洪山战役后楚王负刍的那番言论,化作子弹击中了今日的楚王负刍!
楚王负刍对阖闾城能否挡住秦军持悲观态度。
更重要的是,万一阖闾城再次沦陷,他楚王负刍还能稳坐王位吗?
楚王负刍当即给了项燕一个眼色。
强忍剧痛,项燕起身拱手:“末将以为,秦军势大,不可力敌1
“十八万秦军携胜而来,疲惫却士气如虹1
“我阖闾城内固然拥兵六万。”
“然,我部残兵并诏安军皆乃疲兵,更遭逢大败,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战力。”
“真正能立刻投入守城的将士只有两万五千余。”
昭岑沉声道:“凭借城防,两万五千余将士便足以抵挡秦军一段时间。”
“而只要争取到数日时间,便足够疲兵修养完毕,参与守城1
项燕摇了摇头:“本将担忧的正是城防1
“世人皆知,长安君研造了一种投石车。”
“寿春城昔日便是被这投石车所破1
“我大楚固然持续不断的增筑阖闾城,然,增筑时间却不过年余。”
“阖闾城的城墙比之寿春城更加坚实,却还远远比不上大梁城的城墙。”
“本将不认为阖闾城的城墙能在秦军投石车的威胁下坚持到援军抵达1
项燕诚恳的说:“末将谏,割地,求和1
昭岑怒声驳斥:“荒唐1
“本尹以为,上柱国已被秦军打没了骨气!更丧失了战意1
“以两万余精兵战十八万疲兵也并非毫无胜算。”
“待诏安军并溃兵恢复了体力,便是没有城墙,我大楚难道连几个月都坚持不住吗1
“且阖闾城距离咸阳远达两千余里,秦军根本无力将辎重运输至此。”
“只要烧毁秦军辎重粮草,秦军将不战自溃1
“诸多致胜之法可用,上柱国岂能轻易言降1
昭岑轰然拱手:“启禀大王,臣以为上柱国已无战心、更无战意,加之身体疲敝,合该修养。”
“臣自请出征,定能为我大楚挡住来犯之师1
近九成朝臣齐齐拱手:“臣请战1
他们当然明白阖闾城万一沦陷的话会带来什么后果。
但他们不会因为一名楚王的性命就放弃保护自己的利益!
就在楚王负刍思考破局之策时,大殿之外传来一阵高呼:
“启禀大王1
“秦长安君于城外求见大王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