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继位当分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只不过,和刘辩不同,刘崇即位是在大汉立国以来,代代相传的皇宫里继位的,却不是和刘辩一样,仅仅在雒阳城里筑台即位,连皇宫都没进去,有些名不副实。

    钟鼓齐鸣,宣唱声中,伏泉同临时替换的新任三公一道,率领百官进入崇德殿内,齐齐山呼万岁,各归各位。

    年仅十岁的皇太子刘崇,坐在龙椅之上,似模似样,颇有威仪。可是因其年幼,即使因为常年被宋皇后教导,有不少上位者威严,但明显还是无法主政的,所以尊其母宋皇后为太后,垂帘听政,并尊刘宏生母董太后为太黄太后。

    同时,大赦天下,改元光熹,是为光熹元年,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而其庶长兄刘辩,虽有谋逆之事,但毕竟因其有被胁迫之意,又为刘崇唯一两个兄弟之一,并且有先帝刘宏留下的手足情深的遗言,未下杀手。

    最终,按照桓帝即位后,其弟勃海王刘悝被人弹劾意图谋反,桓帝只是将他贬为廮陶王,而只有一个廮陶县的封邑的方法对待,封刘辩为祝其王,不过他却只有祝其县一个县的封邑。

    作为先帝遗子,为了表示新君敬重长兄,明为优养,但实则为监视,毕竟祝其县位于东海郡最东北方,靠近伏泉老家琅琊县,毗邻琅琊国,甚至就连伏泉的封地阳都县也和他相差不远。如此只要暗中在三处加派兵马,甚至选一干臣掌控富庶之徐州,再有人想要利用刘辩作文章,也得要下死一番功夫才行,更何况,刘辩尚未成年,最近几年内,伏泉只要以先帝长子未成年,皇帝刘崇不忍兄长远离,将他好吃好喝的软禁在雒阳,根本不会有其他事情。

    其实,本来伏泉是想直接把刘辩这个身份特殊的威胁,送到自己经营的不错的凉州的,不过后来被宋后阻止,毕竟凉州苦寒,真要送一个被胁迫谋逆的皇长子去那里为王,传了出去必然有人说新君刻薄寡恩,不念兄弟之情,宋后为了自己孩子的名声,忌惮日后出事,只能要求伏泉选中原富庶之地作为刘辩封国。

    之后,便是重立三公,雒阳谋逆时,袁绍以三公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太尉刘虞诏书,拥立天子,显然,虽然已经明确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参与谋逆,而太尉刘焉,远在北方,没有证据证明他参与谋逆,但是为了防止万一,伏泉与宋太后商议后,还是决定连刘焉的太尉也罢免了,毕竟,三公重职,即使不安排自己人,也不能安排自己的政敌。

    经过商议,司徒之位给了伏完,司空之位给了马日磾,二者都为皇亲国戚,皆有率兵护驾之功,伏完不必提了,带兵突破宫廷重围,于深宫护驾。

    至于马日磾,虽然马氏与逆贼袁氏有姻亲关系,但在关键时刻,马日磾命家仆勤王护驾,不与袁氏合谋,已然证明马氏的选择,再加上伏泉和马日磾关系,自然要给本就当过太尉而被的马日磾,再一次担任三公的机会。不过因为其今年刚刚担任太尉之位,如果立即复位,那明显不现实,所以只给了司空位置。

    至于太尉之位,在这场新君即位的分赃大会里,伏泉选择了一个众人都没有想到的人,那就是如今尚赋闲在家的蔡邕。

    本来,按照伏泉的想法,这太尉之位给伏完最好,但是联想到他已经是骠骑将军,再让伏完担任中央朝廷掌管军事最高的长官的太尉的话,很难说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安。比如宋太后,毕竟,虽说宋后和伏氏关系很好,但如果伏氏接连有人掌控朝廷重兵,很难说这位太后会不会生出其他什么心思,终究在权利的统治里,内部关系最容易破裂。

    因此,为了不让人起疑,伏泉最终选择了一个众人都可以接受,也可以明确告诉宋太后或者全天下,他没有成为下一个王莽的决心。

    而且,蔡邕作为闻名天下的大儒,一生入仕未有大起,想到历史上他也是在这时候崛起,伏泉觉得自己应该补偿他一下。当然,内心里,他却是想着蔡邕的大女儿,想来自己给蔡邕这份大礼,日后如果要纳蔡琰为妾,蔡邕应该不会拒绝吧。

    三公之后,剩下的封赏自然是伏泉,而后才是其他文武百官,伏泉如今已是万户侯,食阳都县,今又有勤王护驾,扫除奸逆之功,故下旨分出琅琊国临沂、东安、东莞三县,给伏泉食邑,合四县。

    单论食邑赏罚,伏泉所得,堪比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达到本朝以来人臣之极致。之后,再赐入朝不趋,敛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又赏金钱、奴婢、采帛、车马、衣服、甲第,堪比霍光。

    只是,即使如此,朝中伏氏所属文武犹有不甘,其中犹以新入京的凉州诸将最为激烈,请上授予伏泉大将军之位。

    此事早就在宋太后和朝中宋氏势力的意料之中,允之,并欲当朝经小皇帝之口下旨,不过却为伏泉推辞,上再赐再辞,如斯者三,伏泉依然毫不犹豫的拒绝。

    这一下,百官及宋后皆是怔住,就是不知情况的小皇帝刘崇,看着母后的样子,也感觉出了事情。

    朝中现存文武,这才意识到伏泉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不打算出任大将军一职,凉州武将都是感到疑惑不解。而后司徒伏完出列,以伏泉少年,不宜封赏过重为由,揭过此时,众人这才明白,伏泉似乎安于骠骑将军之位。

    随后,伏泉并不理会交头接耳的百官,拿出功臣名录,代麾下文武还有这场分赃盛宴里,及时站队的人请功,其中,甚至连远在凉州、并州的贾诩、关羽等人都有封赏,甚至伏泉的老家徐州,都有不少根本没参与这件事的人,亦在此列。

    不过,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主要掌权的宋太后,自然不会不允,虽然宋太后知道伏泉此举是培植朝廷羽翼,有结党营私之嫌,但如今形势,正是需要多培养这些人,对抗谋逆之后,分布各地,势力依旧庞大的党人集团。

    故而,一口气,经小皇帝之口,朝廷授予十数位将军,数十名中郎将,封侯者亦数十人,朝中九卿以下百官更是不少,其中多有凉州、益州、徐州系身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