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八章 变相移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太后最想看到的事情。

    至于那些求情人,用什么谋逆应该立即处死的鬼话,宋太后却是一脸鄙夷这破理由,当初伏泉进京,平定袁绍一党叛乱,哪有那么多人手和时间去一一斩首?他们难道不知道为何如此吗?

    随着宋太后死死下令,那些求情人士眼见形势不对,只能退下,不敢再言求情一事。

    之后,随着党人逆贼判决后,自然是对谋逆党人亲人和家族的惩罚,其宗族嫡系亲属,逆贼嫡系亲属以下,皆斩之,无论长幼,不留活口。

    而其家族,除了汝南袁氏和刘姓宗亲的家族未被迁徙外,其他各参与谋逆的党人家族人等,无论近亲远支,全部被朝廷流放塞北长史部或者凉州边郡敦煌、酒泉、张掖等地屯田。

    让那些刘姓宗亲家族不迁徙,自然是因为大汉天子姓刘,对待族人自然要网开一面,否则,牵扯到那些刘汉皇室的宗族近支,那不是连天子都要牵扯进去吗?

    至于汝南袁氏,却是暂时还不到将其连根拔起的时候,终究这件谋逆事情涉事的除了袁绍、袁术兄弟,和其他几个当时在雒阳的袁氏近支远亲外,多数袁家人不在此列。而且,袁愧这个现任袁氏家主身份特殊,再加上天下之间袁氏门生故吏在地方为官者也很多,伏泉可不想没把这些人一一清理完,就对袁愧动手。

    否则,若是袁愧一死,那些袁氏门生故吏开始人人自危,这时候再来几个汝南袁氏的近支远亲族人登高一呼,说不得会来一次“诸侯讨伏”,伏泉不傻,绝对不会给人口实为乱的。

    所以,他故意留袁愧和其他汝南袁氏族人的性命,而只针对袁绍、袁术等参与谋逆的袁氏族人,就是要一点一点的把汝南袁氏给磨死。而且,一旦那几个袁氏子弟亲族尽死,伏泉知道,仅凭这个,也会令汝南袁氏元气大伤,日后再等他将汝南袁氏在地方上的门生故吏全部清除替换,那在整治袁氏,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当然,伏泉的处罚也有令人看不懂之处,那就是按照汉室对待处决谋逆罪犯的一概处置,那些罪臣妻子亲族基本上都是要被灭族的,可是伏泉竟然放了他们性命,只是流放他们到边境,这实在是让有些朝臣看不懂。

    很快,便有一名一直在朝堂保持中立议郎出列,抗议此事道:“自古谋反大案,所犯事贼子,皆灭其族,今骠骑所治之罪,臣以为过轻,望太后、陛下三思,勿令逆贼家族有再行谋逆之机也!”

    这话得到很多人同意,不过他们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敢出列谏言,毕竟党人纵然元气大伤,但其所剩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而且,就是那些涉事治罪的党人,他们自己家族虽然毁了,但他们可还有姻亲家族在,若是那些和他们关系好的姻亲家族,怪罪他们多事,害得他们的姻亲子嗣灭亡,那也是祸事。

    好在,还是有人出来,说出了他们不好说的话,只是,对方的未来,却是让不少人担忧。

    对于有人阻止诏书,宋太后却是早有伏泉告知诏书内容是提醒,已有准备,因此很快回道:“卿之意,孤亦明也,然天子年幼,即位不过数月,多加杀戮,恐有不详,亦损名声,故放其等生路,以造福社稷!”

    宋太后这话彻底堵死了那议郎,毕竟,皇帝刚刚即位,若是因为这事情上任就多造杀戮,造成名声不好,的确也是大事,当下只能退下。

    伏泉见此,连忙起身出列道:“陛下仁德,赦免罪臣亲眷,大汉之幸!”

    一个小小的马屁,就这么拍了出来,很快,其他反应过来的百官公卿,也跟着出列附和。

    霎时间,整个崇德殿内,出现了一派歌功颂德之声,只把小皇帝刘崇听得飘了起来,脸上都像是乐开了一朵花一样,虽然他年纪尚幼,但不代表他听不懂这些人夸自己,而小孩子心性,也最爱别人夸自己。

    之后,侍中刘岱突然趁此时出列道:“启禀太后、陛下,逆贼袁绍妻乃臣族人,汉室宗亲女,不想所嫁非人,臣启奏,念其出身,免其死罪尔!”

    这话说得很是时候,小皇帝还在兴奋头上,而宋太后也刚刚免除了其他刘姓涉谋逆之事的党人家族迁徙,自然不会对这么一个宗室女过分在意,即使她是袁绍的妻子。

    当下,宋太后道:“准!”

    刘岱见此,大喜行礼道:“太后、陛下仁慈,谢太后、陛下隆恩!”

    对于一个女人生死,伏泉也不在意,更何况他记得袁绍后妻刘氏,可是在真实历史上,邺城被曹操破后,主动献出儿媳甄氏给曹丕只为求生的,这样无情的女人,真是除了嫉妒,和靠着男人争权夺利外,一无是处,放了也不足为惧。

    之后,见无人继续反对让那些罪臣家属流放边地,伏泉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他之所以没对那些人下手,自然是为了向边地移民做准备,而与不断号召中原百姓移民边地,给予各种优惠吸引他们移民相比,迁徙这些各地方的世族豪强去边境,才是最省力也有效的移民手段。

    毕竟,就算那些家族因为谋逆的事情,族人元气大伤,但他们在当地的势力还在,而一旦他们要被强制迁徙边地,自然要为了家族生存,在边地布置。

    这样的话,他们在当地的家仆宾客,还有一些依附他们的姻亲势力,都得跟着带到边地,而他们要在边地屯田,保证家族能重新昌盛,同样要召集许多人手,如此以他们在当地的名望,自然能号召出不少人去边地。

    如此,原本贫瘠、地多人少的边地,注定要多出不少人了,伏泉想着或许塞北长史和凉州边地的狭地都可以因此再向外拓展一番了。

    并且将这些世族豪强迁徙走,也是变相减轻中原的压力。毕竟那些地方世族豪强走,他们原本的土地必定被伏泉派人代表收回,其他豪族之人要是敢觊觎,伏泉不介意以此为罪,用军队强行把贪污的家族移动到边地,这样又可以多出一大片田地。

    而在这中原土地已经不满足于大汉人口的时代,这多出来的土地,伏泉再以朝廷命令,等地其他无地流民,也是可以缓解不少社会矛盾的,完全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