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五章 开考取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载的是他按照如今汉室局势,所改良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当然,伏泉可没有照搬后世宋明取士,乃至天朝的公务员选拔,各朝自有国情在,完全照搬说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就像伏泉说的,他要搞的是开考取吏,而不是天真的用科举取士制度取代大汉已经成型的孝廉举荐制度,让那些通过考试的人才做官,那不现实!

    恐怕伏泉真的这么提起的话,说不得天下世族豪强,就要联手打出清君侧旗号,推翻他的“暴政”了。

    世族豪强之所以能在后汉,保证自己独特的社会地位,除了掌握资源多,家族人才辈出外,同样也和孝廉举荐制度被他们研究透了,可以私自操作,让家族人才更多出仕而已,不然,哪怕你家族人才再多,但是如果不能出仕做官,那对他们家族来说,能有什么用处?

    现在,伏泉若是直接改变后汉的孝廉举荐制度,让世族豪强和寒门子弟,在政治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天下的世族豪强都会和他作对,甚至伏泉麾下出身世族豪强的文武,也会跟着反水,伏泉真要这么做,明显太过愚蠢了。

    想想看,真实历史上,从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到宋代历经数百年光阴,科举取士才真正的取代举荐制度成为出仕主流,现在伏泉想要一蹴而就的替换,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伏泉才会退而求其次的来了一出“开考取吏”,吏者,自然是斗食佐吏,是各部官员的重要助手。

    别看小吏听命于官,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实权人物,只是,后汉以来,这些斗食吏的任免,已经逐渐被郡县长官取代。而各地郡县长官,任免佐吏,都是取亲信之人,所以那些佐吏的权利,自然而然的都被各地郡县长官把持,如果这些郡县长官出身世族豪强,那么那些佐吏当然也偏向世族豪强了。

    伏泉现在“开考取吏”,自然就是要把这些小吏的人事任免和在当地的实权,慢慢夺回,试想一下,如果天下地方小吏都通过中央考试选拔,那么无疑对削弱地方权利很有用。

    并且这种小吏职位,也不会触及到世族豪强的敏感神经,左右不过是微末小官,更何况说他是官,其实根本谈不上。世族豪强中人即使对于掌控地方痴迷,也犯不着为这点事情和伏泉针对。

    况且,就是他们舍不得佐吏职位,派遣家族不出彩,当不了大官的子弟去考便行,如此虽然比以往直接任免麻烦,但对他们权利也不无影响。

    如此,等到开考取吏慢慢被人接受,潜移默化之下,将原本孝廉举荐制度取消,全面变成考试取官取吏,那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到时候,天下官吏都为中央任免,不仅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削弱了世族豪强在地方的影响力。

    当然,伏泉心里明白,若是到那时候,他也得考虑对于那些新进崛起的官僚士大夫,他必须对他们有所限制,绝对不能出现宋明那群官僚士大夫蔑视皇权,保卫地主阶级利益的事情。

    现在,更换天下监者,正是伏泉开考取吏的良机,他自然要用。

    这样的话,监官可以用那些立有战功的伤残退伍老卒充任,毕竟汉室一直有军功老革做百石官的例子。再配上考试选拔出来的小吏,监者官吏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互相监督,那盐铁之税几乎短时间里很难出现贪腐的可能。

    到了书房,贾诩也是好奇的打量了眼里面,说实话这书房里面的神秘,也是雒阳豪族的谈资之一,可是里面具体有什么也无人知道,就是去过书房随伏泉的几人,也都说无异常,自然这书房,也就更让人觉得神秘无比。

    据说,曾经伏泉的爱女伏灼,强行闯入,被伏泉得知后,可是直接让京师有名的疼女儿的骠骑将军,拿出马鞭狠狠抽了伏灼十鞭,自此,骠骑将军府内众人,再也无人敢进那书房禁地了。

    贾诩也是第一次来,自然也是好奇无比,只是,以他的敏锐目光,也是没看出这书房有什么不妥,如果说怪异的话,那就是书房里面的盒子,似乎有些多了,有好几十个。

    随着伏泉动作,贾诩便见伏泉翻了一会,取出其中一个盒子,交到他手上道:“文和,看看此法,可有用乎?”

    “诺!”贾诩接过盒子应道,而后打开盒子,却见里面是一卷丝帛,上面似乎有字,当下取出查阅。

    谁知,这一看,就瞪大了眼睛,极为吃惊,一路看下去,良久无言。

    直到伏泉主动问询他时,贾诩这才道:“此法甚妙,诩不及也!”

    平日里,贾诩虽然低调,但他内心也是高傲之人,能被他主动承认不如,足可见这封帛书的内容确实震撼到他了。

    其实,那封帛书上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卖弄字,通篇都只是在讲一个事情,开考取吏而已。

    意思就是用一个“考试”办法,来选拔天下的斗食吏,不再由地方官员任免,而是全面由中央朝廷考试选拔,再一一分配各地,控制地方。

    帛书里,对于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任何要求,除了罪犯之外,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报名来参加他的这个考试,然后通过层层选拔,从所有参考者选出合格者,合格的人便是已经有了成为吏的资格。

    之后,再由朝廷派出得力官员,进行最后一轮面试,最终决定这些合格者去往何地任职佐吏。

    这个新颖的考试取吏的制度,对贾诩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当然,若是仅仅因此,就让贾诩自愧不如,那也不可能。

    真正让贾诩震惊,并且认怂的,却是他从中看到了日后大汉为官为吏的未来,若是用此法,本朝光武复国以来,一直围绕大汉的世族豪强势大的问题,在一定时间内,确实是可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